啊喂!我想吐槽微博的转发生态已经很久了
@纯银
离开微博一年,回微博之后取关了 300 个水转发博主,他们的转发量与原创量相比,通常 5 比 1 起步,10 比 1 也屡见不鲜。
1、对订阅者来说,过多的转发行为带来了订阅质量的不确定性。我们通常因为 “人设” 或者 “高热内容” 去关注一个人,有着模糊但同源的关注预期,然而相对原创内容而言,转发的主题更分散,转发合口味的概率远低于原创。
2、微博把转发的表达能力做得太好用了,促成了转发的被滥用,经常是表达欲压倒内容价值。比如转发夸自己的评论来自夸,转发骂自己的评论来对骂,转发的信息增量价值极低;又比如叠加多条水转发,导致转发的主贴屁话连篇。最终结果都是信息流质量劣化。
3、在转发中,大量存在 “使用影响力” 的动机,比广告更常见的是把转发视为 “圈子社交行为” ,其中含有大量的低质量内容。转发被视为廉价的社交货币来使用,使信息流质量劣化。
4、微博作为一个新闻立站的平台,常常藉由转发,尤其是水转发来表达时事立场,导致时间线上的时事浓度过高。这不仅增加了管控风险,也严重损害了内容多样性。
5、部分 KOL 沉溺于使用影响力,泛滥的水转发淹没原创,或是过度突出扁平化的时事立场,令自己的人格画像模糊——而鲜活的人格本应当是开放性图文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之一。毕竟我关注的是一个鲜活的人,不是一个分发机器人或者挥拳喊口号的人。(普通用户亦是如此)
前前后后被我取关的 300 个 KOL,通常每天转发 10 条微博以上,原创 1-2 条。相比起来,小红书博主每周只需要发布 1-3 条内容,即可通过算法分发获取最大化收益。微博多出来几十倍的发帖量,并没有创造几十倍的收益,只能说是弥补了算法缺位所损失的信息流动性,也给了 KOL 廉价的互动满足感,然而信息流与画像质量却因此而劣化。
在我眼里,这破坏掉了媒体匹配 “创作与阅读” 的能力,把低匹配率的内容硬塞进订阅者的时间线。但在现代社交媒体中,对内容匹配能力的器重并不亚于优质内容供给,或者说微博已经不算是一个 “现代社交媒体” 了,作为前朝元老,它的产品理念还活在 2016 年之前。
这时,如果有产品加入竞争,形态向微博看齐(以短文本为主),分发向现代社交媒体看齐(强依赖算法,无转发机制),注重创作与阅读的匹配度,是否有市场机遇呢?
可能有,但在目前的言论管控力度下,恐怕谁也不愿意来图文平台火中取栗了。
PS:特别有意思的是,微博对 “转发” 功能开放性的态度,反而造成了内容质量的劣化。而功能高度保守的小红书,却因其高质量的内容,成为百度之后的第二大搜索引擎。
相比之下,另一款社交媒体,即刻的转发就 “转发体验” 本身来说是不好的(尤其是多层转发的阅读体验),但强调转发语,弱化被转发的主体,在不削弱人格表达的基础上,保留了转发的信息流通价值。
故而即刻重人格,微博重新闻,抖快红重匹配。
@纯银
的确我对内容特别敏感和挑剔,这会带来两种解读:
因为我太挑剔,所以我感知的问题是用户层面不太重要的
因为我很敏感,所以能感知到更深层次的问题
@never
这对微博来说,是个结构性困境。所以他们只能把新闻资讯这个核心抓住,剩下的bonus看能捞多少捞多少。
@纯银
如果用转发来实现社交场景的需求,“私域对话” 和 “公域输出” 混淆在一起,导致人格画像模糊,创作与阅读的匹配率低下。